半月刊

ISSN 1000-1026

CN 32-1180/TP

+高级检索 English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电力平衡机制和方法”专辑征稿启事
  • 分享:
  • 0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新能源得到迅猛发展,其发电装机容量占比和电量占比快速上升。由于新能源发电能力受风光等气象条件制约,具有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传统电源的现有调节能力难以应对新能源发电和负荷波动,电力平衡愈发困难。随着通信、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储能、虚拟电厂等为代表的新兴主体参与电力平衡的能力在不断提升,调节成本也不断下降,为电力平衡提供了新的资源。同时,传统电源通过灵活性改造也能够大幅提升调节能力。然而,现有电力平衡机制和电力市场模式未能全面反映这些灵活调节能力的实际价值,难以有效调动各类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平衡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开展市场化的电力平衡机制和方法研究,以理论、技术、机制创新破除制约各类调节资源发展和参与电力平衡的矛盾问题,提升电力系统安全充裕和清洁低碳运行水平,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为此,《电力系统自动化》编辑部特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杨争林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曹荣章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荆朝霞教授担任特约主编,组织“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电力平衡机制和方法”专辑,围绕市场化电力平衡机制和方法研究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特征集高校、科研院所、装备企业、电网企业等单位科研人员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示范或应用案例等方面的核心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踊跃投稿。专辑拟于2026年上半年刊出。

 

一、征稿方向

1.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电力平衡机理

2. 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平衡能力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设计

3. 适合新型灵活调节资源市场主体参与的市场机制设计

4. 灵活调节资源价值评价方法

5. 灵活调节资源多时间尺度调节能力评估技术

6. 多类型灵活调节资源互补协同运行模型与算法

7. 灵活调节资源参与电力平衡的工程实践

 

二、投稿要求

1. 重点突出、结构合理、言简意赅,以8 000字(包括图表)以内为宜。

2. 围绕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电力平衡机制和方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能充分反映上述专业方向上的核心创新成果。

3. 技术路线和设计方案叙述清楚,理论联系实际,有独到见解与实用价值,数据合理并被正确地分析解释,论点、论据和结论清晰明确。

4. 所投论文未在公开媒体上发表。

5. 来稿请用Word排版,格式与《电力系统自动化》要求一致。

 

、投稿方式

请由论文通信作者或第一作者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投稿平台(www.aeps-info.com)注册。以注册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后投稿,请注意在投稿栏目中选择“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化电力平衡机制和方法”。真诚欢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联系方式

联系人:顾晓荣,鲁尔姣

电 话:025-81093049, 025-81093083

邮 箱:guxiaorong@sgepri.sgcc.com.cn

luerjiao@sgepri.sgcc.com.cn

 

发布日期:2025-02-28浏览次数: